《说文解字》第474课:“风景旧曾谙”的“谙”究竟是什么意思?

《说文解字》第474课:“风景旧曾谙”的“谙”究竟是什么意思?

也引申为熟记;背诵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“谙,讽也。”卷子本《玉篇·言部》引《椑苍》:“谙,诵也。”《广韵·覃韵》:“谙,记也,忆也。”《后汉书·虞廷传》:“其陵树株蘖,皆谙其数。”园陵的树木株蘖,(虞廷)都熟记数目。章炳麟《秦献记》:“诸侯史记与《礼》、《乐》诸经,多载行事法式,不便谙讽。”即用此义。

本义之外,“谙”还有其他用法:

(1)尝,经受。《增韵·覃韵》:“谙,历也。”范仲淹《御街行·秋日怀旧》:“残灯明灭枕头敧,谙尽孤眠滋味。”谙尽,就是尝尽。

(2)大声。《玉篇·言部》“谙,大声也。”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。

(3)方言。估计;料想。艾芜《都市的忧郁》:“那咋个谙得到!”自注:“谙就是料想。”

(二)t ǒu。言悉。这个读音出自《集韵·厚韵》:“谙,言悉也。”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。

“谙”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谙的小篆写法)

2、讄。读 lěi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讄,祷也。累功德以求福。《论语》云:’讄曰:‘祷尔于上下神祇。’从言,累省声,纍省声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祈祷。积累功德求神降福。这时的《论语》,指的是《述而》,今本的《论语·述而》写作:“《诔》曰:‘祷尔于上下神祇。’”就是《诔文》说过:“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祷。”可见,在典籍中,“讄”常混用作“诔”。马叙伦《六书疏证》:“(讄)则累功德以求福,(诔)则累功德以立谥。”讄、诔同属来纽。二字析言有别,浑言不分。汤可敬《说文解字今释》称“《经典异字》:‘二字汉儒已相混。’”

(祈祷的妇人)

但“讄”与“诔”是有区别的,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讄,施于生者以求福;诔,施于死者以作谥。《论语》之讄曰,字当从畾(léi)。”

也可以直接用同“诔”。后面一课会讲到“诔”字,就是哀悼死者的文章。《集韵·旨韵》“讄,通作诔。”《正字通·言部》:“讄,同诔。”明代刘球《故工部侍郎罗公哀词》:“工部侍郎罗公之即世也,朝廷有讄,学士大夫有志,有碑,大史有传。”这里的讄,实际上就是指的“诔”。

“讄”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讄的小篆写法)

3、諡。读 shì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諡,行之迹也。从言兮皿。阙。”许慎认为它是会意字,本义是人生言行的踪迹。这里的“阙”,指的是“读音阙”。

姚文田、严可均《说文校议》:“余谓‘諡’即‘谥’之行草,校者以行草为篆体,因改说解之‘益声’作‘兮皿阙’。”

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从言益声”,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三引《说文》:“谥,行之迹也显然,它应当是形声字,实际上,这里的“益声”,也是声中有义,益者,饶也。富饶有余,对无余则有好处,因可增益于他,故益有好处、增益诸义。所谓的“谥”,一般指古代君王大臣死后,依其行迹,增益于他的言语称号,叫谥,之所以“谥”,因为“益”,因为谥号的褒贬也可以教益后人。

因为《说文解字》另有“謚”字,有前谥字的详细解释,等到本字时再作详细解说。

“諡”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諡的小篆写法)

(【说文解字】之474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撩罟的意思
365bet体坛即时比分

撩罟的意思

📅 06-28 👁️ 9312
2030世界杯申办要求:要有14座球场,决赛场地至少容纳8万人
冷冻的虾仁怎么做好吃又嫩,冷冻的虾仁怎么做好吃
兎的解释
bt365全程担保

兎的解释

📅 07-08 👁️ 4891
王者荣耀貂蝉最怕的五个英雄,看到对面选一个最好还是别玩貂蝉
S9亚军、19MSI冠军、前G2中单和下路选手Perkz宣布退役